上篇提到,「非黑即白」思維屬於「認知扭曲」(cognitive distortions)的一種。若我們不加以察覺,將對關係造成負面影響,妨礙彼此真誠交流。這一點,與善意溝通的第一步所提出的,要區分「觀察」和「評論」兩者之分別,並察覺我們在溝通時有沒有「無意識地」說了評論而妨礙溝通的原則,不謀而合。以下,我將嘗試解釋更多,並提供一些常見例子方便讀者理解。
以偏概全引發抗拒 惡性循環
心理學家David Burns指出,扭曲可能會增加我們的威脅感,以及強化我們包括憤怒在內的負面情緒,「以『非黑即白』為基礎的期待和判斷會加速我們發怒。這種思維是概括且僵化的,會干擾我們開放的態度和洞察細節的能力」。這一點與善意溝通相似,因為若我們習慣以「評論」方式去思考和說話,我們可能會如善意溝通創辦人Marshall Rosenberg所言,「有以偏概全、以管窺豹之虞」,甚至為一些人、事下了過分簡化的標籤,然後蓋棺定論,令我們無法客觀、如實地認識和理解這些人與事,同時也會影響溝通和關係。
筆者於數年前在某小學任教,為了於開學前提早認識我那班別的學生,遂向曾經任教我那班學生的教師們請教,講到 Ronald(化名) 時,某教師直接說:「佢無得救㗎喇!」我第一下聽到時感到很錯愕和困惑,然後追問:「點解你會話佢無得救?」另一名教師插嘴直接補充:「佢講極都唔聽,你都係諗其他學生算啦。」當時我作為新教師,聽到這樣的回覆只是敢怒不敢言。開學後,我特意留意Ronald,並和他聊天,發現他並非如其他教師所言般「講極都唔聽」,而是他某些重要的需要(例如玩耍、運動、關懷)未被滿足,所以才會在課室有行為或情緒問題(例如突然「出位」)。
我嘗試以「善意溝通」去反思,估計那幾個認為Ronald「無得救」、「講極都唔聽」的教師,似乎沒有察覺到自己在「評論」他,即是「一成不變、概括性的陳述,是靜態語言」,甚至已經對Ronald這個人蓋棺定論。這個時候,他們可能一想起Ronald,就已經感到煩厭、不滿,然後一看到 Ronald,就會自動駕駛(autopilot)般無意識地向他說「你講極都唔聽」之類的說話。Ronald一聽到這種「評論」,認為教師是在批評,產生抗拒的心理,令雙方難以有效溝通,長遠形成惡性循環,破壞關係。
連續3次無聽指示vs.講極唔聽
讀者可能會問,若Ronald真的「無聽」教師的說話或指示,難道就不能「評論」他嗎?Marshall Rosenberg在他的著作中有所回應:「善意溝通並不要求我們完全保持客觀,不做任何評論,只是不能把『觀察』與『評論』混為一談……觀察是一種『動態語言』……根據當下脈絡中所觀察到的事實評論。」舉例,若Ronald在20分鐘內連續3次沒有聽從教師指示,教師的「觀察」以動態語言演繹應是:「我留意到你喺剛剛20分鐘,你有3次無聽到我嘅指示。」而非「你講極都唔聽」這種一成不變、概括性的靜態語言。那麼, Ronald聽到也不會一下就產生抗拒的心理,更願意繼續與教師溝通。
在此邀請各位讀者,先察覺一下,自己和學生或孩子有沒有習慣以「評論」來思考和溝通呢?今天就嘗試以「觀察」的方式,配合動態語言表達,相信這樣可更全面、真實地認識學生和孩子!
文:楊思毅(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)
作者簡介﹕註冊非牟利機構「JUST FEEL感講」的願景,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,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,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,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。
[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8期]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