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/24學年已畫上句號,暑假過後,學生將會面對新一年的學習,小六生更會面對新環境。可是,在邁向下一里路之前,我們有好好告別過去這一年嗎?面對離別,我們不妨先好好整理及表達複雜的感受,充分地同理自己。
感講其中一所「感講夥伴學校」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(下稱「堅二」),是一所有限時營運的小學,於2023/24學年過後便會結束營運。對校園依依不捨的不止學生和家長,還有教師,因為合作多年的教師團隊終要分別,各自到其他學校繼續教育事業。有見及此,校方為教師團隊安排了一場回顧及分享活動,好讓大家在說再見之前,有空間讓彼此連結。
作為大人,要在他人面前坦露自己的感受並不容易。幸好過去3年,感講與堅二共同思考推動同理心校園文化的策略,包括開創了「善意溝通家長日」,過程中我們與校方一同構思、執行、回顧新嘗試的成功和不足之處,從而建立牢固的伙伴關係。由於教師團隊對感講團隊有足夠安全感和信任,所以我們在提供課程、工具、培訓等支援學生、家長和教師外,也不時以促導員(facilitator)的身分策劃及帶領教師團隊建立的活動。
利用五感 整理回憶
活動一開始,感講先向教師提出5條問題,他們需用身體的感官找答案,例如「我在堅二最難忘的氣味」,從多個角度喚起對校園的回憶。然後,教師們需要在校內游走不同角落,拍下能代表自己答案的照片,再上傳到網上平台供其他人觀賞。其中一題為「我在堅二最喜歡的聲音」,有幾名教師不約而同地拍下了課室的一角,因為他們最不捨得學生在上課時的歡笑聲。至於「最讓我放鬆的角落」,有教師拍下了操場,因為可以與學生在午息時打籃球;當然也少不了教員室內自己的座位。
回來後,教師們分組圍圈坐下,輪流分享自己拍下了什麼照片。有教師在分享時忍不住哽咽,眼泛淚光,當下各人都以沉默作為陪伴,讓該教師有安全的空間平靜下來繼續分享;當談及一些趣事,大家又忍不住大聲歡笑,分享喜悅。善意溝通的理論提醒我們,有負面感受時可以哀悼未能滿足的需要,有正面感受時可以慶祝滿足了的需要,例如以言語表達出來,或者容許身體自然地反應(例如流淚、歡笑)。輪流分享不但有助教師抒發不捨,也能從別人分享中找到共鳴,連結彼此的內心。
回想過去數年,教師們以身作則活出「先處理心情,再處理事情」的理念,也經常令筆者和團隊十分感動,因為我們深信建立同理心校園文化的關鍵,正是教師和家長自身的轉化,才能讓學生在學校和家庭安全地表達和接納彼此的感受和需要。
教師們的不捨,除了來自深刻的事件,也來自合作多年的好伙伴、好同工。因此,分享過後,筆者邀請教師們隨機為一名同工寫心意卡,向對方表達感恩、感激或祝福。霎時之間,原本充滿歡笑和啜泣聲的活動室變得安靜,因為大家都專注於以文字表達心聲。雖然相處時間有限,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不受時間長短影響,而表達感恩更能令情誼更加深厚。
對身邊的人和事感恩,是建立同理心的重要一步。因為懂得感恩,即是對自己擁有的、別人給予的東西抱有感激、珍惜之情,亦會明白到並非所有人都有如自己一樣的待遇。這種意識有助於我們站在別人角度思考,從而更準確地理解他人的狀態,長遠有助建立同理心。
面對離別或者轉變,充滿不捨是人之常情。邀請各位家長、教師可以抽時間陪伴學生好好察覺、整理及表達感受,利用「五感」或「表達感恩」等方法,讓他們與自己的感受充分連結,再採取適合的方法哀悼內心的失落,成為真誠、表裏一致的自己。
文:馬偉諾(JUST FEEL感講項目經理)
(註冊非牟利機構「JUST FEEL感講」的願景,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,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,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,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。)
(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,旨在指出相關制度、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,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,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,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、不滿或敵意。)
[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3期]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