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經和一名女朋友就溝通模式爭執。那次我倆站在海旁,我鼓起勇氣向她說:「我希望可以更加了解你嘅感受、需要,但你唔同我講嘅話,我都唔知可以點?」她看着我10秒後,臉帶委屈和不滿地說:「請你明白,我唔能夠每一刻都同你講晒我心中嘅所有嘢,呢個係我安全嘅邊界,唔該你唔好逼我。」我一聽到,盡是無奈,看着海沉默了一會兒,然後深呼吸對她說:「嗯,所以你重視嘅係,你可以揀幾時同我分享、分享得幾深入嗎?」她回應:「係。」我再回應:「好,咁我都想強調,我希望我哋嘅溝通可以交流更多彼此嘅感受同需要。」「係你永遠都要喺度講對錯。」她語速加快地說。
溝通勿兩極 保持開放及洞察細節
我聽到這一句之後,再也沉不着氣,憤怒地說:「我聽到你剛剛嘅回應,我好嬲亦都好委屈。喺我記憶中,如果你真係要講對錯,我𠵱家可以即刻同你分析。你剛剛同我講嘅說話,已經出現咗3個思考陷阱,將我哋嘅討論推向極端:『每一刻』同『永遠』係時間嘅維度上,而『講晒心中所有嘢』係分享嘅深度同廣度上。呢種思考模式,可以統稱為『非黑即白』。我剛剛同你講嘅說話當中,我並無講過,亦都唔想『每一刻都知晒你心中嘅所有嘢』,我尊重每人都有安全邊界,想有選擇唔分享嘅權利,我都只係想更加了解你,所以想邀請你同我衝突時分享你嘅感受、需要。」她聽到之後,沉默看海,一會兒後,我倆就此完結該次對話。
以上對話中的模式(即只有「任何時候、任何事情都不分享」和「每一刻要分享所有心底話」兩個極端的選項,沒有其他可能,例如:每星期互相分享一個關於家庭關係的感受),即「非黑即白」的思維在日常溝通頗為常見,而且屬於「認知扭曲」(cognitive distortions)的一種。若我們不加以察覺,將對關係造成負面影響,妨礙彼此真誠交流。心理學家 David Burns在他的《好心情手冊》闡述認知扭曲時,就提及扭曲可能會增加我們的威脅感,以及強化我們包括憤怒在內的負面情緒,「以『非黑即白』為基礎的期待和判斷會加速我們發怒。這種思維是概括且僵化的,會干擾我們開放的態度和洞察細節的能力」。
善意溝通第一步 觀察取代評論
舉例而言,若我們與孩子溝通時,看到孩子沒有聽從自己的指示行事,就立刻浮現一個「非黑即白」的想法:「你唔聽我講嘢,你正衰仔,唔聽話。」我們很快會感到憤怒,然後反應 (react):可能是責備自己或孩子,令關係變差。然而,這樣就會忽略了孩子當刻「不聽指示」可能有眾多原因:可能是純粹聽不清楚,或者自己的內在身心狀態不穩,又或者是我們自己的指示本身超越孩子的認知能力或違反其意願——但他不是「衰仔」。
以「善意溝通」的第一步:「觀察」而非「評論」來與「非黑即白」思維來比對,實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在此邀請各位家長,先察覺一下,自己和孩子有沒有習慣以「非黑即白」的思維來思考和溝通呢?我將於下一篇文章進一步闡述此思維出現的原因,以及與善意溝通的關係。
文:楊思毅(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)
作者簡介﹕註冊非牟利機構「JUST FEEL 感講」的願景,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,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,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,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。
[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1期]
Comentários